阿禾公路品览指南
如何感受一条公路的美◎杨继龙
北疆旅游,风头早已被喀纳斯湖抢尽!如今阿禾公路横空出世,格局又将如何?喀纳斯湖声名远播,即便其神秘力量尚未显现于世、为人所识,已让游客惊为天界胜境。
阿禾公路与喀纳斯湖
要谈喀纳斯湖,需先从喀纳斯景区说起;要谈喀纳斯景区,又绕不开喀纳斯自然保护区——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才是核心所在。保护区内绝对保护区约2000平方公里,而喀纳斯景区以此为中心,涵盖范围更大,禾木草原便是其中一景。
阿禾公路的一端连着禾木村。从这一角度看,它可视为喀纳斯景区的延伸,是其组成部分。同时,阿禾公路也能独立于喀纳斯景区而存在。这段209.5公里的路程,延伸至喀纳斯景区主要区域布尔津县之外,起点为阿勒泰市,途中穿越不同海拔与植被带,堪称移步换景,本身便包含诸多独特景点,完全可脱离喀纳斯湖的盛名,成为独立的旅游景点。
见识阿尔泰山脉
三山夹两盆(昆仑山、天山、阿尔泰山脉,塔里木盆地、准噶尔盆地)是中学教科书对新疆地理的概括。若有兴致,可驾上卡宴、带上帐篷,从不同方向一探天山与昆仑山的幽秘。机缘巧合下,或许还能遇见如“乾坤一剑震山子”“灵鹫宫主虚竹传人”般的传说人物。但阿尔泰山不同——其主体横跨俄、中、蒙三国,大部分位于境外。阿勒泰地区位于阿尔泰山脉南麓“鱼腹”位置,其高纬度与复杂地理环境与天山、昆仑山截然不同,始终蒙着神秘面纱。
金庸曾详述昆仑派“昆仑三圣”的故事,以及天山逍遥派支脉——灵鹫宫的传承,唯独写到丘处机探访阿尔泰山时一笔带过。只因丘处机本人对阿尔泰之行的记述就简略——他虽感知到阿尔泰山深处蕴含的神秘力量,却难以言明,仅在诗中隐隐透出一鳞半爪,金庸未展开描写,或许因其亦不解其中深意。
以前阿勒泰的景观呈“点”状分布,如今的阿禾公路则是“线”——一条209.5公里的线,新疆“三山”公路中,独库公路穿越天山,伊昭公路穿越天山支脉乌孙山;而阿禾公路始终蜿蜒于阿尔泰山中,未曾出山。
阿禾公路,为我们较完整地了解、感受阿尔泰山脉提供了一扇窗。
什么是阿禾独有的美
长不过独库,险不过伊昭。既无“昆仑三圣”传说,又无“七剑下天山”的豪情。这条阿尔泰山中的公路,是不是太平淡了?非也。这里的一草一木皆独一无二,处处藏有惊喜,只因两大特征——
一是纬度造就的独特物种,二是植被垂直分布形成的特有景观。
喀纳斯自然保护区的西伯利亚冷杉、红松与泰加林,是全球分布纬度最低的同类植被;漫山金莲花亦为阿勒泰独有——北纬49度的内陆环境形成温带与寒带过渡带,这样的地理特征在我国仅此一地。
阿禾公路在峡谷峻岭间蜿蜒,海拔落差2000米,当初踏勘路径时,综合考量了地质稳定性、四季气候变化、通行便捷性与景观呈现,何止一步一景,更是一时一景。空间与时间的交织,让阿禾的风景充满无限可能,变幻莫测正是其魅力所在。
从阿勒泰市拉斯特乡“零公里”起步(海拔700余米,全程最低点),进入小东沟森林公园(现称“克兰大峡谷”)。小东沟是阿勒泰传统景点,与桦林公园同为市民休闲地——因紧邻市区,乘大巴即可抵达。桦林公园虽魅力依旧,却少了些往日的深邃;好在小东沟风采不减——克兰河穿流峡谷,水流随积雪消长,时而为河,时而为溪。因地质原因,整个山脉的土壤十分珍贵,水流经之处,滚石累累,河水如桀骜不驯的野兽在其间奔突。河谷遍布古老的桦树与杨树,小东沟及下游的诺改特河谷,便是这般景致——清凉幽静中水声激越,牛羊穿行;树木因都有些年头,各有姿态,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优雅飘逸,常引各地画家写生,却总难描摹其万一。
这只是“开胃菜”。夏至前后,夜11点天黑、晨5点天亮,极光影响下,夜空或呈乳白色——强烈光照被土地吸收后以神奇方式释放。随海拔升高,树木渐稀,乌希里克湿地显露沼泽湖泊景观(最高点2700米,可眺外蒙山峰)。野卡峡,夏为花海、冬成野雪天堂;托勒海特草原,降水丰沛,植物繁茂成甸,花团锦簇、野蜂飞舞,金莲花与蒲公英遍野,被誉为“北疆最美夏牧场”。
再往前进入森林带。山麓突然涌现绵延密林——“通巴原始森林”,阿尔泰山脉保存最完整的西伯利亚泰加林。终点依列特石林静候游人。
200公里能涵盖多少变化
变化围绕降水展开。此地冬季长达七个月,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上。水源依赖降雪——入冬若降雪不足,来年必遇干旱;若降雪过于集中,又常引发雪灾。暴雪给道路维护带来极大困难,成本高昂——需专业除雪机械配合物料供应车、救援车每日协同往返,方能保障畅通。风口积雪厚达三米。这一带的雪线低至海拔2800米,即便中伏酷暑,也能望见山坳残雪。
雪,真是最好的“化妆师”。漫山皆白的世界,总给人以奇迹感。大雪纷飞是一种震撼!我曾亲历一夜降雪近一米,那雪一大团一大团往下坠落,恍若异世界;细雪飞舞又是另一种温柔——地上只有薄薄一层时,林间白皑皑一片,树梢尚无积雪,林木另换了一个背景,活脱脱李成的《寒林图》。
丰水年牧草繁茂。五六月冻土消融,春暖花开,200公里绿野花海,乌希里克湿地更是风头无两。蓝天白云下,见不到裸露的岩石与泥土,毡房成簇,马、牛、羊、骆驼成群在草甸上悠闲觅食,真不啻是这个星球最美的图景。观阿勒泰岩画,滑雪、放牧的场景与各种动物形象历历在目,似乎千万年来,此地人类的生活从未改变!
若降水不足,阿禾公路前半段或七八月间(夏牧场完成一季使命后),裸露的褐色砾石便露出萧索,宛如火星地貌。
越近公路终点,降水越多,植被越茂盛高大。乔木与草原相间分布,毫无缓冲——没有低矮灌木过渡,突然就出现高大乔木。海流滩草原最具代表性,这处草原盆地里,金莲花开得最盛最艳。为保护草原,政府已采取限制放牧、严禁采挖等措施。
泰加林与南方森林大不相同,树种不多,针叶林与阔叶林混杂,但大致只有若干种松树(如红松、白松、油松、冷杉)、桦树(如黑叶桦、小叶桦、疣枝桦)与杨树(如白杨、青杨、苦杨、欧洲山杨)。它们颜色、形态各异,却无不高大挺拔、风姿绰约,林中鲜有灌木夹杂。正因有这样的密林,才能养育雪豹等大型动物,也才藏着那些神秘力量。
抵达禾木时,错落的小木屋与炊烟晨雾交融,离喀纳斯湖已经越来越近。你的身体和意志都会感受到一股力量——从湖底地底透给你的能量,夹杂着森林承载的远古冰川信息,还有风带来的消融感。屏息聆听,甚至能听到某种频率的低语;若凝神于森林中某一株或某一片林木,便能感受到它的回应——树梢轻摇似湖的召唤。